2011年11月22日 星期二

永遠的自然守護者-徐仁修的故事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小編/瑪利亞
透過文字與影像讓更多人感受生命之美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   
一九七四年,徐仁修先生在中央日報副刊以「失去的地平線」一文,率先發起保護大自然生態的呼籲,二十五年來他的足跡踏遍了海內、外,他的心中則一直都關注著台灣這塊土地。徐仁修不斷透過文字與鏡頭記錄並拍攝台灣大自然的原貌,以促進保育台灣自然生態做為職志,一九九五年更發起成立荒野保護協會,匯聚民間力量,投入生態保育,同時積極推動兒童自然教育,預約「再美麗一次!福爾摩莎」。以下是是影網路雜誌對他的訪談:

生而自然的成長經驗
    你問我「接觸自然的動機?」其實並沒有『動機』的問題,因為生活就是自然,你不接觸都不行,因為我是在鄉下長大的小孩
 至於真正對自然抱著強烈的好奇,是國小六年級的時候,在竹東的戲院看了一部華德迪士尼的電影『沙漠奇觀』,介紹沙漠裡各種動物、植物的故事。看過以後心裡非常震撼,同時我想自己生活的環境裡就有很多這一類的故事,譬如,蛇吃青蛙、蛇吃蛇,這些我都看過;當時我就希望長大後能拍電影、拍攝自然奇觀。這個種子一直埋在我心裡,可是還沒有機會發芽。


接觸攝影的機緣
 第一次接觸攝影的機緣其實很巧,我的專長是農藝研究,因此退伍後進入農林廳的種苗場工作。當時單位裡有個專職攝影的人,負責記錄各種活動或實驗報告的照片,忽然有一天那個攝影師要參加非洲農耕隊,臨行前把一套攝影器材丟給我,說:「以後請你負責照相好了。」當時我真的連底片怎麼裝都還不知道,我工作的地方又是在山裡面,也沒有人可以請教。
  於是我買了一些書來看,自己摸索研究,那是一台Pentax相機,沒有測光,也因此讓我練就了一身目測調校光圈、快門的功夫;沖洗照片也是自己在暗房裡試出來的,什麼錯誤都犯過。

對自然生態攝影的看法
 早期的『自然攝影』大多是風景之類的照片,拍的人漸漸多了以後,大家也開始去注意到生物與環境、生物與生物之間的關係,這時候才算是進入更多元的『生態攝影』,當然這其中也包括風景、地貌等等。
    不過一個稱職的生態攝影者,應該要懂得如何去拍出深度。譬如,拍攝太魯閣,如果只拍出石灰岩地形和流水的美麗照片,那就只能算是『風景照』的層次.你應該還要拍出石灰岩地質特殊的生物。在『自然生態』攝影當中,除了唯美之外,還應該能夠進一步表現出環境、生物之間的關係,是要有知識、要有關聯的。
 我常對年輕的自然攝影工作者說,你一定要多觀察、多體驗自然,先了解自然運作的天理,才能真正拍出好的照片,甚至你有沒有拍到都不重要,如果只把手裡的相機當作一種獵槍,那你的心是醜陋的,拍不到好的照片。


推動成立荒野保護協會
 在當兵回來後,大約1960年代,我就發現家鄉的生態環境開始惡化,青蛙、泥鰍都死了,當時正好瑞秋.卡森發表《寂靜的春天》,我也開始有組織社區環境保育協會之類的念頭,不過在現實的情況下,並沒有能夠實現。一九七四年三月,我在中副發表了台灣第一篇自然生態保育的文章~《失去的地平線》,當時就提到美國一個保護荒地協會例子,也在心裡種下了要在國內成立保護荒野團體的想法。
      1989年開始,連續四、五年我在墾丁訓練暑期解說員,帶出了許多優秀的年輕人,這些人後來有很多成為協會的中間分子。接著陸續又結合了社會各階層的有心人士,像李偉文(編按:荒野現任理事長)等人,而在一九九四年底成立籌備會,九五年六月水到渠成,在眾人的努力下正式成立了『荒野保護協會』。
      到今年六月『荒野』就滿十年了,不但整個訴求和方向得到社會各界相當大的支持,陸續成立了全國各地的分會,也在荒野保護和自然教育上做出了一些成果。回過頭來想,這一切都和小時候的成長經驗,和自然攝影的夢息息相關。我常說,一件事情只要你真心喜歡,全力投入,就會成功;生命的精采不只在於攀上高峰,而是在於你如何創造它、如何使它豐富的過程。



整理來源:
永遠的自然守護者-徐仁修 http://sowhc.sow.org.tw/html/knight/zunshow/zunshow.htm
徐仁修個人網站 http://silencio.tw/2.htm


1 則留言:

小翰翰14號 提到...

事事皆須觀察動機,而後著手。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