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7年10月12日 星期五

採訪與寫作─陳愛珠 講座紀錄

生命故事講堂

採訪與寫作

主講人: 中時資深記者陳愛珠小姐
講座時間:2007.10.12  9:45~12: 00
講座地點:教育館313
主持人:陳千惠老師
講座紀錄:林湘琳

    開朗的笑容是陳愛珠的正字標記,擁有28年記者資歷的她,歷經過戒嚴、解嚴,以及網路興盛後不同的媒體生態,現任中國時報記者。輔大大傳系畢業的她,大學4年到工作,都在從事「採訪與寫作」,她希望透過這次的分享,讓同學們能了解平面記者的工作、需要培養的能力及讀者應從什麼角度、概念去看媒體的報導。
媒體這件事
    早期的媒體生態,就是三大報、三大電視台,而電視台的製作人、報社的編輯多會在學校任教,本科系的學生畢業後自然就進入媒體工作。在戒嚴時期,政府對媒體的限制多,很多新聞如果議題牽涉到政治,都不能刊登;解嚴後,民間報業崛起,企業、廠商、各機構排隊登廣告;而現在的媒體因為人為操作或立場問題,呈現的新聞都無法保持絕對客觀,民眾把媒體視為亂源。
然而媒體對於陳愛珠而言,是迷人又驚奇的。記者應變力要好,反應力要快,這樣有突發事件時,才能隨時進入狀況,另外記者也要保持思緒的冷靜。她說:「媒體既是競爭的又是合作的,記者工作壓力雖大但又富有變化性。」
談採訪
    有人問,採訪主題為何會發展出什麼樣的問題可以有答案嗎陳愛珠說:「採訪就是不斷提問題,但採訪者不能事先設想好答案,如此會限制新聞的延展性。」採訪就像家庭主婦買東西,可以用輕鬆、自然,像在和朋友聊天般的口吻,來引導受訪者,如此對方較不會緊張,說出來的資訊也就會多。新聞主題扣合「人」,因為與人相關的話題才會吸引大眾,被大眾所關切,但更重要的是,千萬不要忽略被採訪者的感受。
    採訪通常會有兩種狀況,一是臨時發生的事件,採訪者需要發揮高度的應對能力,來報導現場狀況,而且訪問必須環繞著一個主題,並隨著受訪者的回應繼續延伸問題,或從中發掘新的、有趣的問題;另一是事先預訂好的訪問,在採訪前必須準備充足齊全的資料,也要確保訪談問題是否完備,在採訪過程中,要試圖讓問題延續,以獲取更多資料,邊記錄時也要邊思考,有新點子或有疑問時,要隨時提問,在訪談後要留下訪談者的聯絡電話,以確保文章的完整性。陳愛珠笑著說:「記者都有資料恐懼症,寧可多問問題,擁有多一點資訊。」
談寫作
    記者隨時都要一心多用,腦袋要不停轉動,要隨時記錄、思考,這篇稿子該怎麼寫從何角度切入?採訪當下覺得哪句話是重點,可以特別標示,最後撰稿時才有記憶點。 陳愛珠表示,她學生時期最討厭寫作,沒想到以後竟是靠筆桿子生活。跑社會新聞,要和警察大哥打交道,並能勇敢進入案發現場,回到辦公室後就擬大綱:先寫導言5W1H[1],再找一個出發點,例如,地點來發展主題新聞。「你可以從自己有想法的主題著手,利用強調該主題或改變主題的順序,來從新聞制式化寫作中求變。」
    在寫比較爭議性的內容,或是報導理念與受訪者的名利產生衝突時,要與受訪者多溝通,用詞和緩一點,新聞不要被寫死,讓對方有台階下,讀者也能有想像空間。若文章為故事性的敘述,要小心不要重複內容,句子要精簡,一句話不能太長,不要有口語的敘述,寫完可以念一遍,檢查文章的流暢度。
    寫作就是多寫、多練,陳愛珠說,在報社有陳4千的稱呼,每天寫4千字的稿子。除此之外,寫文章的速度要快,要能在截稿之前交出稿子,不然追到再重要的新聞都是枉然。陳愛珠建議,勤看書、雜誌和電影可以增廣自己的見識;同一個新聞事件,可以以比報方式來分析各報報導觀點及排版,而多寫、觀察社會的動態和現象也是很好的增進自己寫作能力的方法。
    早年新聞寫作可以有個人風格,能批判;早年的訓練,記者採訪、特稿、攝影一手包,可以讓記者有縝密的思考跟紮實的採訪能力,然而現在報紙多採統一新聞稿。最後, 陳愛珠補充,做記者要有自己的獨特性,並有表達能力和表現誠意。


[1] 5W1H分析法:也稱六何分析法,對選定的項目,都從原因(WHY)、對象(WHAT)、地點(WHERE)、時間(WHEN)、人員(WHO)、方法(HOW)等六個方面提出問題進行思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