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1年12月23日 星期五

徐仁修先生-『自然與夢-我如何走進荒野』講座記錄

生命故事講堂

『自然與夢-我如何走進荒野』

主講:徐仁修先生
時間:2011/12/12  19:20-21:20
地點:清華大學合勤演藝廳
紀錄:廖近言、張瑋芳
編輯:簡世杰文/廖近言、張瑋芳;攝影/溫惟中
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《點選圖片可看大圖》

2011年12月21日 星期三

演講圓滿落幕

小編/小羊

看!!!老師英姿煥發的演講!!!
雖然一開始出了一點小小狀況,但瑕不掩瑜,演講依舊是圓滿落幕!!!
不知道大家覺得如何呢?
小編覺得超棒的拉!!!
不論是老師的演講內容或是之後提問的氣氛!!!
感動到快哭了呢!!!

謝謝所有參與的大家,你們真的是太讚了<3

2011年12月13日 星期二

《自然與夢》講座 完美結束

小編/生命故事館

謝謝各位看倌們的支持!今天的講座好精彩!
幽默風趣的演講、一張張生動鮮明的照片,透過看見台灣深度之美
是否激起我們心中更多對這塊土地的認同和熱情?

2011年12月2日 星期五

講座:徐仁修『自然與夢-我如何走進荒野』

小編/小羊
點擊可看大圖
 "荒野
一切生命的源頭 是人類古老的鄉愁
讓我們重歸荒野 尋回失落的記憶與喜悅"---徐仁修老師

『一件事情只要你真心喜歡,全力投入,就會成功;生命的精采不只在於攀上高峰,而是在於你如何創造它、如何使它豐富的過程。』讓徐仁修先生用他的生命故事和人生經歷,帶你走入荒野、走入自然、走入精采的生命!

2011年11月22日 星期二

永遠的自然守護者-徐仁修的故事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小編/瑪利亞
透過文字與影像讓更多人感受生命之美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   
一九七四年,徐仁修先生在中央日報副刊以「失去的地平線」一文,率先發起保護大自然生態的呼籲,二十五年來他的足跡踏遍了海內、外,他的心中則一直都關注著台灣這塊土地。徐仁修不斷透過文字與鏡頭記錄並拍攝台灣大自然的原貌,以促進保育台灣自然生態做為職志,一九九五年更發起成立荒野保護協會,匯聚民間力量,投入生態保育,同時積極推動兒童自然教育,預約「再美麗一次!福爾摩莎」。以下是是影網路雜誌對他的訪談:

2011年11月10日 星期四

荒野保護協會介紹

小編/阿中

◎關於荒野
荒野保護協會是一個由尋常老百姓自發組成的公益環境保護團體。自1995 年成立以來,以關懷台灣為出發點,放眼全世界,致力以全民參與的方式,透過自然教育、棲地保育與守護行動,推動台灣及全球荒野保護的工作,為我們及下一代締造美好的自然環境。

生命講座主講人 徐仁修先生介紹!

小編/瑪利亞

大家好!
經過了一番努力,我們生命故事館講座的主講人終於確定嘍!
是荒野保護協會的創辦人-徐仁修先生!
不知道的朋友們,讓我們簡單地為你介紹一下吧!



主講人:徐仁修 先生

荒野保護協會創會理事長


自然生態攝影作家

2011年11月9日 星期三

生命故事館 初衷

  四年前我們在清華大學學務處的支持下,開始了「生命故事館」。以部落格作為徵文平台,吸引社會大眾分享生命故事。而我們也從最初的徵文活動,新增了生命故事講座──邀請各行各業的朋友來分享人生歷程。 

  「生命故事館」在五年之間舉辦了三屆徵文比賽,活動紀實和得獎作品皆呈現於網路空間,並且出版各屆得獎作品的作品集。目前活動已有千人前來投稿,並已超過十萬人前來活動部落格閱讀,閱讀投稿者生命中的珍貴一刻,分享彼此間的感動。 

  除了徵文活動之外,「生命故事館」舉辦多場生命故事講座,邀請多名講者前來清華大學分享人生故事

2011年10月29日 星期六

如何運用Facebook發揮影響力─關耀輝 講座紀錄






生命故事講堂

如何運用Facebook發揮影響力

講者:關耀輝 老師
時間:2011.10.28. 10:00 a.m. – 12:00 p.m.
文字記錄:鄭宇容、陳怡琇
攝影記錄:陳敬昕、黃顯傑


曾在聯華電子上班的關耀輝,為了一圓大學時期的攝影夢,他離開公司,背著相機展開他的攝影之旅。接下來的十一年間,他出了三本和攝影相關的書,而現在,他專職演講與授課。關耀輝將攝影專業和科技結合,把現代人不可或缺的網絡社交平台Facebook運用在工作上。「你們都是生長在網路的時代,現場有沒有還沒有用Facebook的?」三年前,關耀輝才開始使用Facebook,一開始很不習慣,但現在的他儼然是一個Facebook達人了。關耀輝說,過去通行的網絡平台如MSN及電子郵件,現在大多數人都已經不太用了,他自己處理很多工作上的事項也都透過Facebook。因此,如何將用來打發時間的Facebook轉變為工作及處理事務的利器,非常值得無法離開網路的我們學習與參考。



Facebook頁面利用與分享
關耀輝自豪地說,只要在網路上搜尋「關耀輝」三個字,就可以查到許多他的豐功偉業,關耀輝之所以能夠如此自信的原因,來自於他認真經營Facebook[1]個人頁面的態度。他說,經營Facebook個人頁面的首要訣竅,就是要常常寫東西。寫的文章的內容則分為兩種:一種是轉貼的,另一種就是自己的分享,「我最近時常回顧我自己的頁面,看看我的網友到底想要從我的Facebook得到什麼?」
關耀輝認為,在Facebook上不但可以抒發自我,也因為其本身就是個社群平台,更增加了許多人與人之間彼此的互動性。關耀輝說,他可以透過貼文求救與詢問意見,例如[2]借用Nikon相機鏡頭;也可以拿來廣告與自我行銷,例如一篇老咖啡店結束營業的貼文,最後竟有人願意將它頂讓下來[3];更能依靠讚數知道網友究竟想要看的是什麼樣的內容。





[1] 關耀輝Facebook個人頁面:http://www.facebook.com/yhkuan
[2]關耀輝臉書相片「2010.10.15 誰有多的 Nikon 18-55 左右焦段鏡頭可以借我週六日兩天
……」:http://www.facebook.com/photo.php?fbid=447785273790&set=a.10150127812883791.287901.690163790&type=3&theater
[3] 關耀輝臉書相片「琛藍咖啡即將於三月底結束營業,老客人有空過去吃飯喝咖啡,有興趣接手頂讓的朋友,歡迎直接與琛藍咖啡聯繫 03-5166742……」: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photo.php?fbid=10150121635373791&set=a.10150127812883791.287901.690163790&type=3&theater


建立人脈
說到經營Facebook,一定少不了相片與圖片這一部分。關耀輝認為,在Facebook上,相片有一個最重要的功能││相片標籤的利用。當有時候忘記某一個人帳號是時,便可以透過相片標籤連結到對方的塗鴉牆上。關耀輝說,通常他點進去一張相片的連結,第一件事情就是馬上按一下讚。這個動作就是代表「你好」、「我了解你」、「我看到你」等等。「你用Facebook的時候,你會很關心你的貼文有幾個讚!」關心對方的近況就等於多了一道了解、聯繫對方的橋樑。關耀輝強調,千萬不要小看這個動作,有時候點點滑鼠就能夠抓住一次機會。此外,相片標籤的好處同時顯現在人數很多的大合照上,關耀輝舉例:他過去辦新書發表會的時候,一定會做一件事││大合照。那時候的照片裡,他認識的人並不多,有很多相片標籤都不是他自己貼的。但是,等到這張照片被貼滿了標籤,就變成了一個人脈網絡。經過這樣的過程,關耀輝可以把相片中的人的外貌、名字,以及他自己當下心中的印象全部連結在一起,並且透過此人的Facebook頁面更深入地瞭解對方。
除了建立人脈以外,籌辦活動也是和相片相關功能中相當重要的一環。在網路上,他不但可以透過相片說明更快地與夥伴達成共識,在四十八小時內完成活動的籌辦,關耀輝說,他有許多朋友是部落客,有些則是媒體雜誌的記者,在活動之後還可以透過將這些影像匯集,使他的Facebook成為活動紀錄的窗口平台。

關耀輝將他Facebook分享內容的技巧歸納為幾點:一、聚焦主題:例如他自己的Facebook頁面便以攝影為主,親子教養、人生為輔;二、做自己:常常分享自己工作與生活中拍攝的照片,也大方地分享技巧與手法,偶爾談自己工作與生涯中的心得與經驗,範圍則較廣一些;三、建立有內涵有獨特個人風格的照片與文字;四、儘量不要行銷打廣告,偶爾還好,多了會令人生厭;五、內容是王,有質有量,才能吸引網友常常來;六、分享你擅長的部分,越分享越多人會來找你。

分享人生觀
不過,最重要的莫過於介紹自己並分享個人的人生觀。[1]我很高興能走自己的路。大學文憑、證照……我都沒有。憑著自己的實力和熱情,我很幸運地可以在科學園區好公司工作十二年。如果時光倒轉,我想我還是一樣會去追尋自我,走自己的人生路。」關耀輝大學唸了五年後便休學,當時的他沒有一張電腦、旅遊、攝影文憑與證照。他常常在想,這些文憑與證照真的有用嗎?大學期間,他自認為對他來說受益最多的課便是李家同老師開設的程式課程,教會了他同學間可以彼此協助的重要性。關耀輝告訴自己:「雖然我沒有文憑,但我工作之後,我到底能有甚麼成就!念到碩士、博士,一定會有比較好的起薪,但不一定會有比較好的工作!」
於是他透過自己不斷地摸索、不斷地去闖,[2]學習如何帶領一個團隊,並從一個完全不會開價的攝影圈門外漢,到接受他的偶像[3]賴聲川的建議,找到了自己的觀眾與[4]定位。能夠將自己所熱愛的事物當成工作,比起過去在電子公司上班,這對關耀輝來說是更要傑出許多的成就!



[1] 關耀輝臉書相片「我很高興走自己的路……」:http://www.facebook.com/photo.php?fbid=10150091300573791&set=a.10150130517113791.288723.690163790&type=3&theater
[2] 關耀輝臉書相片「2011.2.12 平溪天燈……」: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photo.php?fbid=10150097162183791&set=a.10150130517113791.288723.690163790&type=3&theater
[3] 賴聲川,台灣知名舞台劇導演。一九八四翌年參與創立劇團表演工作坊,擔任藝術總監,並於同年開始劇場創作,後陸續開創台灣舞台劇市場、即興時事電視劇市場,受到中外媒體讚譽,並獲得諸多獎項。
[4] 關耀輝臉書相片「2011.2.14,一個朋友告訴我,用自己的專業收客戶的一些費用,是一種交換, 對雙方都是好事……」:http://www.facebook.com/photo.php?fbid=10150098683653791&set=a.10150130517113791.288723.690163790&type=3&theater


分享他人資訊時的隱私和安全性
有人問,近來網路蓬勃發展,資訊隱私與安全問題卻也越趨氾濫,到底在分享他人的資訊時該如何拿捏?關耀輝回答,使用者應將心比心與保持尊重。關耀輝說,提到這類事情時就像寫小說一樣,不要講出具體的資訊,萬一真的不小心過頭,就馬上修正。Facebook就是一個小社會,關耀輝自己是很誠心誠意地與大家分享自己的生活,網路上的他和現實世界是一樣的。「我從十年前就一直用本名,在網路上也非常謹慎我的言行。」關耀輝有他自己的原則,必要的時候會刪好友,因為他並不是以討好大家為目的而經營Facebook的。最重要的是分享、真心地想和大家交朋友。

「不要怕!在未來的人生裡面Facebook是一扇窗!」關耀輝說。

2011年10月21日 星期五

賀!生命故事館部落格開張嘍!

本屆的生命故事館活動即將開跑!
日後任何的相關活動訊息都會公佈在此部落格上
敬請期待!

2011年5月27日 星期五

愛與夢的旅程《十七號出入口》電影欣賞─李志薔 講座紀錄

生命故事講堂

          愛與夢的旅程《十七號出入口》電影欣賞

講者:李志薔
日期:2011/5/26(四)
時間:PM7:00~9:30
地點:國立清華大學合勤演藝廳2樓遠距教室
記錄:賀安麗、鄭佳宜、陳慧元
攝影:王婉如、林建呈、黃妙雯


《十七號出入口》改編自李志薔導演所創作的小說。在OO年前後,他發現當時有好幾條新聞是關於老榮民獨居公寓,甚至去世也沒人知道的社會事件││ 有時候當人們發現時,老榮民的屍骨竟已被陪伴他一生,但飢餓許久的狗兒吃掉了。當時,李志薔看了這樣的新聞感慨萬千,心中就產生了想要探究他們的生活,並將之拍攝成影片的念頭。

《十七號出入口》是一部節奏緩慢的電影,它的背景橫跨六十個年頭,有大陸的場景,有台灣的場景。而事實上拍攝這部片並不容易,在台灣,電影、電視這種題材都很少見,而且取景不容易。另外,有青島、淡水這種在空間上跨度大的;還有一九四九年到現在這種在時間上跨度大的場景要拍。李志薔說:「這不是一部容易消化的片子,因為影片中藏了很多伏筆還有符號性的東西。但是能不能夠瞭解這些東西並非最重要的,重點是了解這個故事──老榮民這個族群的一個面向。」
取材、創作與拍攝動機
OO年,有一家報社辦了一個活動,邀請位作家接力寫小說。報社給每位作家張東區的照片,請作家們依據照片寫篇小說,而這六篇小說最後必須要能夠串連起來,並且會在當週週末刊登出來。李志薔拿到的照片,正好是華納威秀第十七號廳門口,為了寫小說,他便決定去現場看看。人潮湧入影廳時,身在其中地李志薔,腦海中突然湧現了一九四九年,大陸兵民在碼頭推擠上船的畫面。這個靈感便成了整部小說構思的開端。
李志薔說:「在台灣,老兵們大多為榮民的身分。但長期以來這個身分是官方在詮釋的,如精忠報國、鞠躬盡瘁。在一九四九年,士兵軍眷們都覺得台灣並非久待之地,他們很快就能再回到家鄉去。」李志薔很多同學們的父母,都是當年跟著政府遷來台灣的,本來帶著很多錢,相信不過年就可以回家,天天住旅館,壓根沒想過要置產,等到錢快花光了,才發現已經沒有回家的可能了。當時來台灣的這批人,最年輕的現在也已經七十歲,這些人慢慢地被淡忘,他們的故事也正在消失。李志薔也說,劇中的老趙並不能代表這個族群的所有面向,僅是描寫某一部分有同志傾向、獨居的榮民生活,「在台灣開放前的那個年代,他們是受到特別壓抑的一群。」

《十七號出入口》是拋磚引玉,先從一個較小的面相談起,他希望以後能有更多的人關注到這些逐漸消失的生命故事。
愛和夢想的破滅悲劇
李志薔說,這部電影著實是個悲劇,是個人的、也是時代的悲劇。
趙學平、阿宏、阿丁是電影《十七號出入口》的主角人物,而片子中張睿家這個演員,他一個人飾演個角色,一個是台灣的年輕人──阿宏,另一個則是國共戰火下的犧牲者── 阿丁,所以這部片李志薔主要透過他講兩個時代的故事。阿宏生長於優渥、沒有煩惱的環境裡,他最喜歡玩線上槍戰,且以收集軍事用品為好,某一種程度是在講現代人,生活在一個充滿虛擬與想像的環境裡面,但是真正經歷過戰爭的卻是趙學平這些老兵。趙學平不能理解為何阿宏總是無所用心;而阿宏則把總是活在自己過去的這些老兵們當成瘋子,這是兩個世代的差異,更精確地說,這是不能互相理解的兩個世代。
而片中主角趙學平的精神狀態介於正常與瘋狂之間。他透過搭捷運,來找回喚醒過往的當兵往事、老友和故鄉;他藉由不斷地跟蹤阿宏,將舊時戀情投射在阿宏身上,當他是失散多年的情人。趙學平活在他的回憶與過往情感的世界裡無法自拔,明知自己向阿宏說出自己積累幾十年的情感,會被當作瘋子,但理性仍然無法克制自己的情感。結局時,李志薔表示有種詮釋方法,一種是趙學平醒來,發現其實全部都是一場夢;另一個就是,這是趙學平跟阿宏二十四小時內實際發生的故事。
而談到回憶與現實交錯的手法,李志薔則提到,香港著名導演王家衛有個非常喜歡的作家,叫做劉以鬯,他有一篇小說叫做《對倒》;「對倒」,其實是一個郵票的專業術語,指郵票本來都是連排,但有時印錯了會變成張倒反黏在一起,而呈現在這部片子裡面的故事線就是如此:「兩條線分明就是有關係的,但是卻一直這樣交錯。他們兩個世代是完全不同的,他們活在不同的環境跟不同的思維裡面,各自有他們值得悲傷的地方、但也有他們好的地方,那是完全不一樣的世代的精神。」
有人問,他為何特別喜歡以交通工具為電影命名?例如《單車上路》和有許多捷運的場景的《十七號出入口》。這都是巧合,李志薔說:「我喜歡用一種浪遊的過程來講故事,但是其實我並沒有特別想要拍什麼交通工具。」
在拍這個題材前,李志薔曾作過很多調查,包括走訪西門町的麥當勞、咖啡店。在那裡,他甚至真的碰過一些領著退休金的老榮民,他們為了打發時間便去搭捷運或公車,藉這種方式去懷想一些事物。「電影裡趙學平就是不斷地在捷運線上跑來跑去,他就是用這種方式,去回憶他年輕的時候生活過的地方。有人說,人老了的時候,如同趙學平,他的記憶就像在捷運的通道,片名《十七號出入口》正代表著他在尋找他生命記憶的出口。」
真正的根源在創作
如何描繪劇中人物?李志薔提起關於自身開始創作的背景。「我在交大讀大四的時候,因為課程都修完了,雖然我成績很好,過得不錯也很快樂,但就覺得少了些什麼。於是後來我就去修了一堂與電影相關的通識課,那時候電影正興起,後來我陸陸續續聽了幾場演講,有[1]楊德昌、[2]小野還有[3]吳念真等等,從此我就對電影這個東西產生了一些興趣。」李志薔說,這興趣也影響到他之後念研究所的選擇。
李志薔自幼品學兼優,求學過程順利,可以預期自己在研究領域的成就。但在就讀碩二時期,他按照指導教授接下的案子,被派往台南科學園區從事一年的研發工作。在那一年中,他看見了身為機械工程師的真實生活樣貌,李志薔恍然大悟,他知道那不會是自己想要成為的樣子。因此,他決定轉換領域。
轉換領域是人生的一種選擇,就像Robert的詩〈The Road Not Taken〉一樣,路與人生要靠自己判斷,勇敢追求自己的夢想,選擇一條路必定會錯失另一條路上的風景,但它沒有好與壞的價值判斷,既然知道自己想要的,就勇於嘗試往另一條路走。
李志薔真正踏入文學領域是在碩士論文完成後,他央求教授同意讓他延畢,碩三生活的每一天,都在台北閒晃。他開始參加電影社,慢慢累積對電影的認識,並且一邊念書,一邊探索未來從事電影這方面的可能性。李志薔自學校畢業後,即擔任與電影製作相關的實習工作,經歷一段漫長的摸索、跟隨他人拍片的時期。真正第一部短片《願望公園》,是在他當完兵後,不具有導演經驗的情況下,憑著想法而拍攝,最後獲得金穗獎的肯定。
現在回想起來,李志薔說,那時候他其實什麼都不懂,當時其實是很衝動、懵懂的,當他正朝著這個方向發展時,卻又剛好遇到電影業走入低潮。「所以在很長的年當中,我一直都在這個領域裡面摸索、找機會。」李志薔也是一位作家,電影的過程中他體會到真正的根源是在創作上面,電影只是利用了不同的媒介,它的核心還是在故事本身,只看你如何去講這個故事、用什麼形式去講述它。李志薔強調:「電影需要很龐大的資金,還要有團隊願意跟你合作,你才有辦法去做;但是寫小說,你只要一隻筆,或一台電腦,你一個人就可以做了。」
李志薔隨時訓練自己去觀察這個社會,然後試著發掘他有興趣的東西。而等到他觀察到整個歷史脈絡還有定位的時候,就要開始每個創作者必須做的功課:「你要去查很多資料、甚至訪談很多人。等到資料都補齊後,再來就是計算,哪些是在台灣的現況下能夠做到的、哪些是做不到的。你要學會避重就輕,把你可以做的做大、不能做的避開。」


[1] 楊德昌:台灣電影導演,與侯孝賢蔡明亮並稱台灣電影新浪潮代表導演。電影作品有《光陰的故事》第二段「指望」等。
[2] 小野:本名李遠,台灣作家,電影人,曾任華視總經理。
[3] 吳念真:本名吳文欽, 臺灣新北人。臺灣知名導演作家編劇演員主持人

2011年4月15日 星期五

一個業餘史家書寫經驗─呂正理 講座紀錄

生命故事講堂       

一個業餘史家書寫經驗

講者:呂正理先生
日期:2011/4/15(五)

時間:AM10:00~12:00
地點:國立清華大學教育館 313教室
記錄:賀安麗、鄭佳宜、陳慧元、黃妙雯
攝影:王婉如、林建呈


《另眼看歷史》一書作者呂正理表示,他幼時便喜歡看布袋戲、歌仔戲,聽人說書,所以從小便對歷史有著濃厚興趣;考大學時更一度想要選填歷史系,可是卻遭到父親的阻擋,後來選擇清大化學系。有人問他,當初若有機會重新選擇科系,是否會作出一樣的選擇?呂正理回答:「成功與否,在於行事時的“timing”:過去的世代,通常只有理工科系才有機會闖出一片天;而且現在時代不斷在進步,市場又走向國際,不再局限於台灣。」所以若再給呂正理一次選擇的機會,他表示,他仍會選擇作同樣的選擇。
因興嘆而著述
目前是鼎信顧問公司董事長長的呂正理,自小就喜愛歷史。中學以前的歷史教育只重死記硬背,但他卻覺得歷史不該只有人名與事件結果。事件發生的遠因、近因及對往後的影響,對我們更為重要。「我們對古代人很多思想行為不了解,是因為無法了解當時的大環境。如果你了解那時代的事情,你就會一清二楚,所以就不用背。」

進入社會後,呂正理在經營顧問公司之時,也看見了許多企業的興衰過程,不禁令他聯想起王朝的崛起與衰落,長期累積感觸之下,成為他寫作《另眼看歷史》的另一個動機。呂正理驕傲地說:「此書的完成累積了他四十年的歷史知識。」


著書歷程
《另眼看歷史》一書於二OO六年十一月十六日清晨三點開始動筆。呂正理念歷史四十多年了,一直想寫一本書,只是苦於沒有題目。那天晚上他在床上輾轉反側,思潮起伏,思來想去,想到《世界史綱》(The Outline of History)的作者 George Wells在其序中寫的一段話:「歐洲人在學生時期所學到的都是偏狹的歷史,因為他們是被蒙上民族主義的眼罩來學歷史的。除了自己的國家以外,一切國家都視而不見。」於是,呂正理決定寫出一部包含中日韓及台灣多角互動關係的歷史,用多國各自的視角為歷史建構出真實的樣貌。
《另眼》一書在二OO七年十二月完成初稿共有三十一章。當時呂正理敲了多家出版社的門。當編輯們聽到內容為近千頁的歷史書,不是表示沒市場,就是覺得呂正理像個瘋子,都將他拒之於門外。但是,呂正理並不感到氣餒,這次失敗經驗讓他了解到,書本市場這個領域的運作規則,在探知初稿與市場方向的落差後,呂正理於二OO八年一月開始改寫,並於同年五月完成二稿共三十二章,最後遠流出版社同意出版《另眼》,但卻因遇上[1]柏楊去逝而延緩。
呂正理起初不願等待。但轉念一想,將出版延後所空出來的時間,拿來對稿件作修訂,使其更具特色,未嘗不是件好事?於是自二OO八年六月起,他開始大幅改寫,將〈思想及宗教篇〉及兩卷〈歷史的借鏡〉拆開另立新章。至OO八年十二月完成三稿共四十章。
三稿初成,呂正理並不甚滿意,他希望《另眼》能以更嚴謹的角度帶領讀者了解歷史。但他自知非文史本科系出身的自己,靠一己之力無法有更進一步的突破,於是在二OO九年一月,他敲上史語所[2]王汎森先生的大門,希望得到歷史專家的幫助。王先生在看過稿件後肯定《另眼》一書有其特色,並安排其他八位歷史學者在接下來的一年當中,與呂正理就書的內容逐章討論。


[1]柏楊(一九二年三月七日│ OO八年四月二十九日),本姓郭,原名定生。筆名來自中橫公路隧道附近台灣原住民部落的原名諧音「古柏楊」,另一個筆名則是鄧克保,台灣作家、思想家、歷史評論家,中華民國總統府資政,被稱為台灣魯迅。著名作品有《柏楊版資治通鑑》等。
[2] 王汎森,臺灣雲林縣北港鎮人。歷史學家中央研究院院士中央研究院現任副院長。曾任歷史語言研究所所長,歷史語言研究所特聘研究員。主要從事思想文化史學術史以及史學史研究。



《另眼看歷史》
《另眼看歷史》是一本涵蓋中國、韓國、日本、台灣的歷史沿革的通史,共分為七卷四十章,前五卷是依據歷史史實寫成。第四卷〈思想及宗教篇〉被呂正理視為最關鍵的一卷。呂正理表示,歷史跟音樂一樣有所謂的「旋律」,很多音樂家都不必看譜,是因為在他腦子裡那是一個旋律;而一個把歷史讀通的人,是不用背的,因為歷史的主旋律即是宗教思想。
「站在歷史的角度去思考,會讓我們對人生有許多啟發。所以對歷史發生的遠因、近因,去產生聯想,比任何細節都重要。」呂正理舉了幾個書中的例子,來解釋何謂對歷史發生的遠因、近因去作聯想。如漢武帝的「窮兵黷武」,表示求得歷史事實的重要性;用王安石變法為何失敗、與草原孤兒成吉思汗建立大帝國,來解釋歷史可以提供我們的借鏡;用日本明治維新的開放學習,對比清朝遣送留學生回國,闡述思想多元化的重要性;最後再以無為而治的漢文帝、與窮兵黷武的漢武帝之對照,來鼓勵我們念歷史時要兩相對比才能有深刻的了解。呂正理表示,雖然歷史的遠因、近因、結果所構成的是一歷史事件。但「對於人的評斷」仍是必要的。多角度多元思考是很重要的,所以當我們在描寫一個歷史人物的同時,好事壞事都要寫進去,必須做個平衡,讓後世的讀者自由評斷。

《另眼》這本書有五個特色:其一,有別於市面上的史書,本書寫的是地區性的歷史學──「多角交織的歷史」,非單一國家視角的歷史學;其二,思想、宗教和社會價值觀在書中是非常重要的。研讀歷史,理應回到過去,用當時的思維去思考當時發生的事件;其三,本書的敘述嚴謹,言而有據。呂正理就如同福爾摩斯辦案時所說的話:「當你把種種不可能的因素都排除掉,剩下的東西就是非常接近的事實。」而這句話就是呂正理書寫的態度,自己所寫的東西雖然不一定是史實,但是非常接近史實;其四,書中最後兩卷包含了呂正理的個人主觀評論;其五,本書從策略的角度看歷史。因為呂正理本人為專業的企業顧問,他希望書中描寫的歷史是可以給很多老闆或CEO作為參考的。
呂正理先生與課程同學及老師合影留念